不打小孩,沒想像中的簡單(教養之中有故事)

店裡來了一位挺著大肚子,即將要生第二胎的新,她是聽了幼兒園老師的建議,本來是要來找可以讓(三歲半)孩子〞專注〞的書或玩具,不過我沒有幫她找那類型的東西,我比較專注的想知道,她怎麼會那麼「想不開」,竟然肯留在家裡帶孩子,(這件偉大的事,似乎也快絕版了)她告訴我,從小因為她的父母都很忙,沒什麼時間跟子相處,如果覺得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,也沒有先溝通了解,就是直接抓來打一頓,她不想變得像她爸、媽那樣,所以希望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好好照顧孩子,與孩子培養出親密的感情。

我就再問她,那帶孩子的這些年,妳有沒有打過孩子?她有點不好意思的說─如果孩子真的一講再講仍講不聽,她還是會動手打一下,沒辦法,孩子有時真的太皮了。

在我自己孩子才一歲多的時候,曾經在店裡看過客人打她的孩子,不是那種失心瘋、殺紅了眼的打法,但孩子仍舊是哭得淅瀝嘩啦。那時我曾經有想過要出面制止(拯救)一下,但後來就想,我現在孩子還小,所以不打小孩,會不會等到孩子三歲多時,我打得比人家還兇,到時就尷尬了,(憑什麼資格嘴人家)所以那時我就默不出聲,尊重客人的教養做法(客人的小孩也沒被打死就是了),如今我的孩子都已長大成年了,現在如果再看到別人在店裡打小孩,我應該就會溫和的站出來說個幾句─教孩子是真的可以不需要用到「打」這一招,因為我真的就是沒打過自己孩子的人,不過要真的能不「打」,也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以學會,大人得下足了苦功,才有辦法真正去實現。如果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扁小孩,我不會說這樣就是失能的壞父母,不過我也會讓妳知道,這件事是可以真實做到。

(雖然我不打小孩,但是我板起臉的樣子,倒是很可怕的,我的女兒小時候會在店裡對客人訴苦說~其實還是很恐怖的)

我不打孩子的原因,其實也得感謝我的母親,因為她在我還小的時候,有一次把我痛打了一頓,那時我應該沒有可惡到那種程度,值得她下那樣重的手,那一頓打,除了讓我牢牢記住以後別亂吵、亂鬧之外,也把我和的距離給打遠了,親密與任給打壞了,所以自此之後,我總是和母親保持距離,以策安全。

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傷(哀)的事,但也就是因為我和母親都無力去突破,讓我在心裡默默下了決定,我不想讓這可怕的事,再延續到我和孩子的身上發生,所以我真的很努力、很努力的學習當媽,但也就是在與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過招,以及生活無奈的許多事當中,也漸漸的理解了我的母親,雖然她早過世許久,但在理解之後,我也有和那件事和解的能力。曾經發生的事,傷害是會真實存在,但如果能去面對與處理,傷痛的感覺會漸漸模糊、瓦解,最後甚至消失,把心裡堆積的垃圾清除後,人也會自然的走向健康與健全。

教養中如果發生了打孩子的事,其實也是幫助大人有機會看清(發現)自己問題的契機。
曾經有一位客人,每次在帶著失控情緒,打完那個她覺得自私(只想到自己)、不肯幫忙,做錯事又倔強不認錯的大兒子之後,心裡都會愧疚的不得了,她覺得自己明明就對兒子很好,已經盡可能給他很豐富的物質與愛(也是照三餐認真在講),但孩子長成的模樣,怎麼跟她心裡設想的那個完美小孩,差了十萬八千里,每次與孩子發生衝突過後,讓她不僅愧疚也很沮喪,為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,修補慘烈戰爭破壞後的關係,她會有點討好孩子,把平常孩子吵著要,但一直沒得到的東西,大方的給了。

幾次之後,孩子似乎也漸漸從這模式中發現,媽媽如果發了一頓可怕的脾氣後,她會變得溫柔,變得公平(不再總是偏坦弟弟),甚至願意認同、看見他的需求與想要……,這種被愛、被呵護的感覺挺美好的,所以之後媽媽有時會覺得,孩子是故意惹她,等著被她揍一頓(苦肉計),然後得到媽媽事後的付出。

我說:如果這真的是孩子的苦肉計,那他幹嘛要那麼辛苦,是不是因為妳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設定的,孩子一直達不到妳心裡的期望標準,所以只好使出這激烈的毀滅手段,(就像肚子餓的人,會跑去偷吃東西一樣)因此也不能總是看到孩子有問題的一面,大人自己是不是也有問題,我們得靜下心來想想,大人會不會有問題?當然會啊,而且問題會比小孩的複雜許多,因為大人來這世界報到的時間比較久,面對到的事情,經歷過的難題,自然也多,而這些每天發生中的好事、壞事,都有可能變成一個又一個難解的結(有些還可能打成死結),這些結堆在心裡,積在腦子裡,就像隨著歲月,日積月累的灰塵,久了也會堆積出驚人的重量,壓垮人的心呢!

所以,有時覺得孩子很壞,需要出手修理、整頓一下才行,實際上根本可能是大人自己心裡的已到了臨界點,找不到出口宣洩,而孩子老早就察覺一切,所以只好壯烈犧牲自己了。
親與子之間,到底是誰在教導誰,誰在疼惜著誰,有時也不是我們單純的直線方式,就能領悟出這其中的深奧啊!

不打、不罵孩子,沒有我們以為的簡單,但也就因為不簡單,才能從這門功課中,擷取到能滋養或修正生命的養份。勇敢的去經驗所有該經歷的風雨,這也才不辜負上天對每個人所做的最好安排。

外掛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