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在氣什麼?

只要是人,難免都會在有意、無意之間,惹人生氣,當然~孩子惹媽媽生氣,更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。

在我自己小的時候,有二次〞惹人生氣〞的記憶,非常的鮮明,會一直記著,不是我從中學習到了什麼,而是生氣的模樣實在是太可怕,我其實一直〞很想忘記〞,但卻總是無法順利的從記憶中抹去。

     二次記憶中的其中一次,起因是因為我不想穿某件衣服,我在想,當時我的表達方式應該沒有太溫和,以我那時的年紀與模糊的語言能力,肯定是會伴隨著大聲的哭 鬧來當成是種加強語氣的方法(就像現代人上街抗議要拉白布條兼喊口號的道理是相同的),好端端的大晴天,沒事在人家家門前不斷的打雷,肯定會惹人不高興, 於是媽媽〞可能〞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,只好取出最厲害的家法,把我用力的修理一頓,那一頓……真是份量十足的竹筍炒肉絲啊! 所以就這麼深深的絡印在我的心頭上,即使已經過了30多年的歲月,偶爾想起,還是會感到恐懼,前些日子和一位熟識的客人(她小時候也曾被打過)聊起這件 事,我竟然還……失控的流下淚來,也許是當年恐懼的眼淚尚未流完,所以,即使過了30多年,心情仍舊激動,不過講出來之後,當自己的感覺有被人,創傷 也就神奇的消失了。

 

 

 

二次記憶中的另一次,則是為了一碗白飯。小時候的我,應該是個固執又難搞的小孩,有一次,爸、媽趕著出門去市場賣菜,看著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我不僅幫不上任何的忙,還在混亂的情況下提出了另一個請求,就是請媽媽為我盛一碗白飯。

 

在那情況下,當然,是會遭到拒絕的,所以我只好又使出「哭功」,企圖用自己認為最厲害的武器,來達成小小的目的。只是,當時如果有人能明確的告訴我,一個 成天只會用哭來表達的孩子,不但無法達成心願,還會讓人討厭,那也許我就能省點哭鬧的力氣說,最後媽媽還是匆忙的坐上了,只丟下一句~〞叫哥哥幫妳 盛”,然後就出發去市場了。

 

我相當下,我絕對沒有餓到非得馬上吃到那碗飯,但是需要被大人重視的感覺,肯定呈現非常飢餓的狀態,所以爸爸的摩托車往山路騎去,小小年紀的我,就這麼 不顧死活的追了出去,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可能會遇上什麼危險,後來哥哥追著我跑了出來,我就像是顆威力十足的炸彈,讓哥哥怎麼抓都抓不住,後來不知他如何與 我博鬥,好不容易把我架上他的背,打算背我回家,還在氣頭上的我,於是往哥哥的肩膀上狠狠的咬了一口,當然,咬了那一口是得付出代價的,中午媽媽回家後, 處罰我這頭發了瘋的小野獸的方法,就是把我獨自關進黑黑的房間,後來還是奶奶跑來解救我,我才得以恢復自由。

 

在那個年代,沒有親子共讀, 更不懂得什麼叫親子溝通,當孩子不乖時(我覺得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順父母當下的意),很有可能的處理方式就是〞打〞。真的都是孩子的錯嗎?其實根本就不 是,父母有可能是被太陽晒到頭昏火大的,或是被婆婆碎唸不高興的,也有可能是簽「大家樂」或「六合彩」輸了……總之,心裡本來就不高興了,如果剛好孩子有 個什麼小小不合宜的行為出現,看似是的行為背後,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心裡的氣呢。

 

至於孩子呢~需要被父母關愛到的需求,也許一直未滿足,所以總會搞出大大、小小的事來吸引大人的注意,有時明知這麼做會惹大人生氣,甚至討來一頓打,但就是真的很需要來自父母的那份關愛,所以就像飛蛾,明知危險,仍舊往火撲去。

 

自己有了孩子之後,我決心以不打孩子的方式管教孩子。雖然不出手打人,不過在當媽媽的前幾年,卻成了孩子眼中~「不打人,但卻是很可怕的媽媽。」因為一心 一意想當溫柔的美好想法,最後卻反倒成了框住自己的緊箍咒,配合著孩子,犧牲掉自己的慾望,想發火就忍著,只是,一昧的把心裡的各種情緒忍住,情緒並 不會因此而消失,反而會堆積在心裡,一但累積到一定的量時,就會在某一個莫名其妙的點爆發,也許只是孩子要求今天多唸一個故事,或是孩子吃飯的速度慢了 點……也許就因為這些事後想來,是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火,一把無名火,把平日苦心經營的親子關係燒光光~真的是讓人又氣又沮喪。

 

所以,大人打罵孩子的原因,真是因為孩子犯了很大的錯嗎?成為母親的角色之後,我心裡知道,其實並不是。以前我一直想不透,自己明明就沒犯下濤天等級的大 錯,但為何被媽媽那樣兇狠的打罵對待,我一直憤怒且無法諒解媽媽,所以和她隔了一道厚重的牆一起生活了20多年,直到她過世,那道牆仍紮實的存在著。

 

如果我能早些明瞭,媽媽實際發火的原因,是因為她的壓力需要宣洩,在混亂的狀況中,我只是剛好倒楣的被打了一頓,被打雖然很痛,但卻可以讓媽媽的心,如颱風過境後的天空一樣的清爽,如果能早些明瞭,也就能少些遺憾了。不過,如果沒有那個遺憾,或許,也就沒有小書蟲,也就沒有現在的我了~所以,每個過往,不論是喜或悲,都應該是涵養生命的不同養份,也是幫助我們向前大步邁去的力量,只是~這確實需要花點腦筋,好好處理,才能轉化成生命的養份。

現在的我,一樣不打孩子,不過卻不忍耐過日子。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為,讓我心裡很有感覺(生氣、擔心、難過、害怕……)我會在自己處於理性、輕鬆的狀態下, 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,聽聽孩子想法(就算她們說的很沒道理,我還是會耐心的聽完,既然要聽,當然就是聽孩子的真心話囉!如果孩子為了怕被罵,不敢把真話說 出來,那我們其實是間接的培養了孩子〞撒謊〞的能力),再把我心裡的想法(不論是生氣、擔心、難過……),透過言語的方式表達出來,讓孩子明瞭。

 

表達的時候,態度堅決,語氣溫和不碎唸(不要因為生氣就語氣歇斯底里,這樣我們跟小孩其實就沒什麼二樣了),這樣的教養方式不僅溫和,而且對父母和孩子~都好!(沒有忍耐,就沒有情緒堆積與爆發的問題)

 

情緒~不論是生氣、嫉妒、擔心、憤怒、害怕、恐懼……,只要有好好的被處理,自然會消失。如果一昧的壓抑,後來可能會轉換成〞令人驚訝〞的樣貌出現─作惡 夢、睡覺磨牙、喘不過氣來、夢遊、講話尖酸不好聽、處處唱反調……。(孩子如果有這些狀況出現,就表示孩子需要幫忙了) 情緒本來就存在,學習認識它、處理它,自然你也可以帶領孩子成為~情緒控制行家,有好的情繪處理能力,每一天,自然都能過得開心又美好。

 

〞到底是在氣什麼?〞想清楚,別讓孩子莫名其妙的成為大人的出氣包喔!

 

關於情緒的繪本故事~在共讀的過程中,也幫助孩子,讓他們擁有關於表達自己情緒的~良好語文能力,不然孩子如果只會哭、只會鬧、只會賴在地上滾~可怕的模樣,可是會搞得大人失去理智的喲!

 

            

              

            

            

            

           

           

           

外掛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