娃娃屋~不吵的孩子,也有糖吃

娃娃屋的故事,是一個關於(跨越)歧視的故事~主導歧視的人,是有著權利、名位、財富的〞上流〞社會大人,只不過跨越歧視的,卻也是來自這樣家庭裡的孩子。一樣米養出百種人,來自勢力眼家庭的孩子,也未必註定只能傳承著高傲與勢力眼,生命處處為著真、善、美而存在著許多扭轉機會呢!

「娃娃屋」的故事風波,就來自一棟給小孩玩的「娃娃屋」,做工精緻,搭配各式細緻家具、用品的娃娃屋,是來伯納家拜訪的客人,送給伯納家孩子們的謝禮~這稀奇的寶貝,自然成為伯納家的三個孩子們(尤其是大姊),到學校炫耀、吹噓的厲害話題。那陣子同學們為了能到伯納家看娃娃屋,大家無不努力的巴結著大姊伊莎貝兒~除了二個孩子例外,她們是洗衣婦的女兒,班上絕大部份的孩子,都被自己家長叮囑,離那二個孩子遠一點。

那二個孩子,沒有漂亮的衣服可以穿,沒有聰明的腦袋,更無良好的社交技巧,但二個孩子善良又無害,卻莫名的成為大家歧視或霸凌的對象,當大家都談論著娃娃屋時,她們倆內心當然也會希望有機會可以看一眼,只是自己應該知道自己不受歡迎的處境~

有一天,伯納家有客人要來,大家正為了迎接客人,而挖空心思的打扮著自己,除了伯納家的第三個孩子─凱西,她對穿漂亮衣服沒太大興趣,自己一人在後院玩,就在那時,她看見了洗衣婦家的孩子經過,於是她便問了她們,是否也想看看娃娃屋,洗衣婦家的孩子,先是不肯(不敢),後來在凱西的保證(安全)下,二個小孩才怯怯的走了進去,只是就在她們驚奇張大眼睛看時,伯納家的一個大人(姑媽),拿著掃把衝了出來,把二個小孩像驅趕動物一般的趕走,而讓孩子進門的小凱西,則是挨了一大頓罵。

洗衣婦的孩子,仍舊是洗衣婦的孩子,但是看過娃娃屋之後的她們,內心卻已是不同了~即使只是匆匆的一眼,也讓她們好滿足呢!

可以玩娃娃屋的孩子,就代表幸福,沒機會玩的人,就一定是不幸福的嗎?當然不是,只是現今的物質世界,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,確實是會引發人的好奇心,擁有不見得就多了不起,但是如果總看著別人耀武揚威的亂炫耀一把,也會是一種折磨呢!

書店裡有一位客人,她小時候因為父母離婚,被迫過著借住親戚家的生活。她是一個乖巧、懂事的孩子,知道自己和弟弟的處境,所以即使內心對某些東西,有些渴望,她也知道自己沒有吵鬧的本錢~~雖然她是這樣的孩子,但她的弟弟卻是不同,弟弟比較吵鬧,所以大家都覺得弟弟很不乖。

後來她長大了,有了工作,也結婚生了孩子,因著孩子的關係和小書蟲變得熟悉,她把自己小時候沒玩過的玩具、沒聽過的故事,通通帶回家給自己和孩子玩,當然娃娃屋也是其中一項~如今孩子長大了,而她覺得自己的能力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,也還能有些餘力照顧到一些可能被(家庭、學校)忽略的孩子(就像小時候的她),所以每次開學前,她總會拜託我幫忙找些書、小桌遊,讓孩子帶到班上,(或是寄給她想照顧的班級)分享給這些可能沒機會接觸這些東西的孩子們~她不是想當家長委員,所以才做這些事,可能就是自己曾經真實的渴望過,所以知道渴望的感覺吧!

有一句話說~會吵的孩子有糖吃,不過不會吵的孩子,世界上還是有著許多天使的幫助,也還是吃得到糖啦!盡力、自信的成為自己的樣子,需要的力量,宇宙自然不會吝嗇於給出呢!

「娃娃屋」是一個美好中的不美好,不美好中有美好的故事~就像我們真實的世界……這是一個頗值得咀嚼的故事呢!

大師名作繪本:娃娃屋(曼斯菲爾)(絕版書)

https://www.kidsbook.com.tw/books/view_book.asp?id=11633

Facebook 外掛功能